咨询电话

400-060-7576

浙江赢坤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552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台州

公众号

电话:400-060-7576

邮箱:29394438@qq.com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创意路凤凰创意园A4-1-601

手机网站

友情链接

工程业绩

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的意义、挑战与路径

浏览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明确要求。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的乡村发展策略,它不仅关系着乡村的生态问题,同时也关系着乡村的经济情况,它的建立需要结合人们对乡村发展具体情况的了解和对振兴乡村的信心,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发展策略,它将作用并将长期作用于解决乡村的发展问题。当下,乡村振兴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迫在眉睫.为了处理好新出现的乡村生态问题,迎接乡村生态新改变、新挑战,需要深入研究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与实践,引领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本文着重从重要意义、面临问题、路径对策三个方面去分析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问题,以期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一、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意义

  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是建成适宜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包括乡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个维度。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者相互独立、不能同时兼顾,认为两者之间的结合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生态和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保护原有的乡村生态环境,也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增长。人与自然想要和谐共处首先需要使生态环境达到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良好状态。有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达到农村居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需要农村居民不断地去寻找适宜他们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甚至把原有的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进行改造,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环境的需要。这同样是对农村的生态问题、经济问题、农村居民需求问题的有机结合,是完成三者协同、有效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打造好绿色、可持续的乡村建设,需要把建成适宜农村居民生活的生态环境这一任务作头前提,这也是农村生态价值的关键。适宜村民的生态环境无法凭空出现,而是要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改造,建立在原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上,是对原有的乡村自然资源、乡村风光和乡村环境保护开发措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是促进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生态振兴问题非常关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就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并指出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必须重视乡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保护原有的乡村环境,在这个前提下,构建适宜村民居住的乡村生态环境。尊重和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协调促进乡村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题中之义。建造适宜村民居住的优良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带来一定的生态价值,也会给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好处。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实现乡村自然价值的增长需要关注生态环境自身,良好的、适宜农村居民生活的乡村生态环境能够赋能乡村自然价值。在乡村生态振兴发展的新阶段,首要工作就是建设适宜居民生活的生态环境,这同时也是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的紧要任务。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农村某些商品、产业的生态价值可以转换为经济价值,通过对农村生态价值的深入挖掘,结合市场导向可将其转换为农村的生态资金和生态产业,这对农村的生态与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促进了农村生态与经济领域的振兴发展,也是对乡村生态价值的一种新诠释。

  二、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挑战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第一,在过去的乡村发展探索阶段,人们只看见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乡村的生态建设,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生态系统,使得生态环境出现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直接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经济生产,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尽管这些年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断向农村居民进行大量的生态文化宣传,使得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了极大的提升,但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和相关专职人员该处理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无视、不予理会的处理方式,由此导致了宣传组织人员无法在农村地区形成系统、集中的生态环境活动和号召,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为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居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的宣传。

  第二,造成乡村环境问题的原因较为繁多复杂,仅关注某一小处的乡村环境问题去兴师动众,而不顾全乡村生态的整体发展,不但劳民伤财也会事倍功半,既解决不了农村居民生产、居住的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导致财力损耗,使得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因为近些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广大的乡村居民开始利用自身所处地区优势结合市场导向发展农副产品、手工技艺、特色养殖、农村旅游等农村产业,但由于这些产业属于低端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创新机制技术支持,因此无法产生高额经济回报,后续发展动力迟缓,且乡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机制不足,使得乡村的创新机制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乡村生产实践活动开展陷入困境。更不用提生产后的销售环节,由于缺乏品牌铸造,无法凸显产品特色和优势,无法享有好的品牌带来的效益,也丧失了一定的产品宣传亮点。